找到相关内容752篇,用时3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帕奥禅师答:修完止禅与观禅的修行者应该再修习其他法门或重复练习止禅与观禅?

    观照行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注释称这三种修行法为「经常住处」。此外,阿罗汉也修行止禅与观禅,以受用中的安乐住处与果定中的涅槃乐。若阿罗汉想入灭尽定,他必须循着一定的次第修行止禅与观禅。 有些禅修者...确定自己的情况,因此向别人炫耀自己的修成果是不恰当的。一般而言,有两种复习观禅的方法:一种是从生灭随观智开始复习;另一种是从自己还观照得还不够清晰的阶段开始复习。复习时很重要的原则是必须依照佛陀所...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止禅观禅

    http://www.fjdh.cn/fjask/2009/08/09063989099.html
  • 帕奥禅师答:禅修者不诚实的果报?

    问:如果禅修者不诚实,不依照真实情况报告他的禅修经验,他将面对什么样的损失呢? 帕奥禅师答:既然他说谎话,他的戒行就已经不清净,因此他无法证得任何、道与果,也不能在修行上有显着的进步。如果他明知而故意诈称证悟禅、道与果,就犯了很严重的戒。若这项恶业在临终时成熟的话,他就会堕入地狱。 身为佛教徒,我们应当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目标何在,我们的目标乃是要解脱生死轮回,这是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禅修者

    http://www.fjdh.cn/fjask/2009/09/08532990332.html
  • 帕奥禅师答:禅修营期间,大家专心学习「解脱道」,何以禅师开示「菩萨道」?

    的人有所帮助。我们不能说禅修只是在修行解脱道,因为菩萨不但必须禅修,而且他的止禅与观禅都必须修行到非常高的境界。你应当还记得十波罗蜜当中的一项是出离波罗蜜,出离波罗蜜的颠峰就是证得。慈波罗蜜及舍波罗蜜也是在以无边宇宙中一切众生为对象,而证得慈心及舍心禅时达到颠峰。你也应记得十波罗蜜之一是智慧波罗蜜,而行舍智就是菩萨所必须达到的最高智慧与平等舍。如果不禅修的话,菩萨如 何能达到行舍智呢?再者,...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解脱道

    http://www.fjdh.cn/fjask/2009/10/08230292403.html
  • 帕奥禅师答:修成四八定之后是否可能造成来世投生于无想天?

    」,你就不可能投生到无想天,因此不需要害怕。 在佛陀的教法中,如果你成就四八定,你就能依照自己的意愿而选择来世要投生到一界。这样的知识是外道所没有的。举净饭王的国师阿私陀隐士为例,他成就四八定,于是他认为来世他必定会投生在非想非非想天,因为他的观念是只有最高的能够产生果报,没有其他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当他见到我们的菩萨悉达多太子时就伤心流泪的缘故。他想到自己不久将死,死后投生非想非非...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四八定无想天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09193495509.html
  • “佛性本有,见性成佛”的禅宗

    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禅宗探究心性本源,以期“见性成佛”。   禅宗中的“”是(巴利文Jhāna,梵文dhyā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的种类很多,有声闻、有菩萨、有次第、有顿超。   相传中国为菩提达摩(南北...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105695749.html
  • 白云深处

    将我引上峰顶,指出了淡淡雾霭中的狮子茅蓬——虚云大师静住过的地方。  读东土小释迦——智者大师的传记,大师曾栖居天台山修禅寺。因大师于山修观坐禅,造寺成,便命名修禅寺。 修禅于山,若白云清闲。...刀于颈,大师也依然未放弃深居青山的生活,太宗反而为其高风所伏,愈加钦慕。  本师释迦如来经常在王舍城的灵鹫山中阐畅大乘妙法,经中之王的《妙法莲华经》就说于灵鹫山,那时八万菩萨摩诃萨,万万千大声...

    红莲山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2441005.html
  • 略谈“念佛

    念佛是有所不同的。   “念佛”以念佛就是修禅。此之“”属教下之。谈禅,宗、教之不宜混用。现时有的学者论禅,首先以“梵文,译为静虑”或止观、禅定等义来解禅字的意思,文中却又大谈禅宗之。教下之与宗下之是有区别的。,或云禅定、静虑,即在静定中观察、思虑,定中有观有慧,乃是依教修心。此一依教理解、摄心修定的禅修观,即是依教之,非是“教外别传”、直指顿证的宗门禅。本文所谈的念佛...

    西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32442416.html
  • 拈花微笑──漫谈“禅宗”的缘起、传承与真谛

    本是梵文Dhyana音译“”的略称,意译为“静虑”,原是佛法修行的法门之一,以心系一境,进入定境为旨归。至于禅宗所谓的,与、禅定的意义,并不全然相同;它意谓著对本心自性的体证,或是对宇宙本体...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付嘱摩诃迦叶。  ,就在一枝花与一抹微笑间诞生了!  尽管这则美丽的传说不见于经藏,许多研究者对它多所质疑,但是千古以来,它却传诵于禅林而不绝。其实,的精神本就源于...

    陈清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2158918.html
  • 心念处(cittanupassana)

    更高的心,所以注释者以世间里最上等的这两种心来解释「广大的心」。  如果你安住于任何一种中一小时,则在一小时里你都能降伏烦恼,不使它们在心中生起。如果在临死时还能维持不退失,那么该能使你投生于色界天或无色界天,所以说它们能降伏烦恼及产生大的果报,因此的心称为广大心。  「不广大的心」是指欲界心。  在观照究竟名法时,你必须观照六门心路过程。其中的前五门心路过程只有欲界心而已;意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749348.html
  • 初探菩萨修习禅定不生长寿天的善巧方便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中的解释说:  这种业非常的强,必定会产生下一世的结生,没有任何其他业可以阻止它。在善业的方面,属于重业的是。在不善的方面,属于重业的有五逆罪或无间业与不能改变的邪见。[37]  若依上述的说法,业是重业,只要证得色、无色界的,下一生必定会投生与其层次相等的果报了。这一道理如在《阿毗达摩概要精解》节卅一:解释色界善业的果报中说:  RUpAvacarakusalam...

    释真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2560179.html